萨镇冰简介(萨镇冰对中国海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萨镇冰就是一部浓缩的传奇史。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时期和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
1895年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保卫战,萨镇冰还只是“康济”号训练舰管带,就曾率30名水兵,在威海卫的日岛炮台依托4门大炮与日军18艘舰艇血战11天,最后在接到提督丁汝昌的命令下才撤回刘公岛。甲午战争以清军失败告终,残存下的所有海军官兵遭革遣返乡,萨镇冰也回到福州。日俄战争期间,他又在上海吴淞口迫使两艘全副武装的俄舰缴械,并且依据国际公法严禁追击的日本军舰驶入黄埔江。
萨镇冰曾管带的“海圻”号
萨镇冰对中国海军最大的贡献是于1903年冬天,在山东烟台开办海军学校。该军校是继被八国联军摧毁的天津水师学校后,中国人开办的第二所海军军事院校。萨镇冰为了能够快速的培养出海军军事人才,该校只开设驾驶专业,专门培养海军指挥军官,并且他还将学校学制由五年缩短为三年。
1909年,萨镇冰被委任以筹备海军大臣兼海军提督,他刚一上任便合并南北两洋水师,统一了两舰队的指挥权,并且还统一两舰队的官制、军服、号令、旗帜等,这也是其为中国近代海军向科学管理的现代海军迈进所做的有一大贡献。
奈何萨镇冰为中国海军做的种种努力,如同在漫长黑夜中划过的一颗璀璨耀眼流星般转瞬即逝。随着满清的垮台及后来始终无法统一政令的民国,萨镇冰都再也没有遇到能展示其建设现代海军的舞台和空间。
20世纪20年代之后,萨镇冰渐渐开始行走在修桥筑路、创办医院、扶贫济困,广造福祉的慈善之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後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
庆幸的是,亲历过甲午海战战败的萨镇冰,1951年以93岁高龄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後打进了汉城,萨镇冰回想起57年前的甲午悲歌,当即作诗一首:
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
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1952年4月10日於福州病逝,享寿94岁。(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