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美利坚(德国无条件投降时,为什么美利坚、法兰西、英吉利、荷兰要重返殖民地)
两次世界大战虽然最终定性不完全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定性为帝国主义战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被定性为反法西斯战争。不过,帝国主义战争也好,反法西斯战争也罢,都改变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最初原因都是新兴的强国迫切希望改变原有的政治格局,从而用战争这一最简单的方式发起了对老牌强国们的挑战。一战之所以被定性为帝国主义战争,主要是因为一战中的绝大多数参战国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利益或者保住自己的利益而战,新兴的德国为了挑战英国的地位以及海上对自身的束缚,发动战争,双方的盟友各为私利,纷纷参战。
虽然个别地区比如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战争也涉及到民族解放运动,但是整体上基本上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群殴,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正义可言。战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与势力范围被协约国们瓜分,战胜国之一的中国连收回山东特权的要求都被无视,足以显示一战没有任何一方能谈得上公理和正义。与一战不同的是,二战的战场越打越大,更具有世界大战的味道,除了拉美,几乎所有的大洲和地区都陷入了战乱。因而二战中有相当多的地区是在为民族解放,反对侵略而战,比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欧洲很多国家反抗德国侵略的战争,太平洋上众多国家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因而尽管二战中或多或少都有英法德苏等国为了各自势力范围,各自地盘的争斗,但是整个战争的性质还是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
但是尽管如此,也改变不了,英、法、美、苏等国大国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面纱。在战争还没有全面胜利的1945年初,各国就已经在雅尔塔谋划战后的利益瓜分。
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反复较量博弈,虽然不能说是又一个慕尼黑会议,但是众多小国和弱国的利益被摆在桌面上讨价还价,也体现出这些所谓正义之国的无耻,作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苏联要求外蒙独立,旅顺港租借给苏联等要求可以说严重损害了苏联自身的形象,甚至威胁国民政府,不签字就占领整个长城以北的行为,也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情感。
而战后,英法美等国重返非洲殖民地,重返印度支那,菲律宾等地也就见怪不怪了。
当然,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英国也好,法国也罢,还是美国,逐渐失去了对殖民地的稳定控制,战后,随着英属印度的独立,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纷纷谋求独立,彻底失去往日的光辉,而法国控制下的殖民地也掀起了独立高潮,美属菲律宾也获得独立,殖民时代最终瓦解。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